3、借刀-《三国雄儿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李毅、何攀等士族子弟, 出身世家、前途无忧的李毅豪放豁达,有几分任侠气, 只问跟姜绍走还能不能痛痛快快地打仗杀敌,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就爽快地跟随。

    倒是何攀,这个办事牢靠、各方面能力提升很快的早慧年轻人犹豫了许久,才最终决定暂时留在姜绍身边。

    “姜侯,君家父子力挽狂澜,在关城、汉中等地大破魏贼,杀得那入侵的钟会大军望风披靡,真乃大汉的国之柱石,令我辈敬仰不已,来来来,我等为君上寿!”

    罗尚这会见姜绍没有饮酒,不容他能留下停歇的空隙,连忙起身离席,口中恭维着,拉上罗袭等人一同近前向姜绍敬酒。

    姜绍不好拒绝,朝敬酒的诸人客气了几声,爽快地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只是这伶牙俐齿的年轻少年也给他留下了较深印象,他总是理由不断,想方设法带着人向姜绍敬酒,什么“东出永安无故人,此乃故人酒,当饮”,“扬我国威看姜侯,此乃壮行酒,当饮”,“不负使命有将军,此乃庆功酒,当饮”······

    总之,这种敬酒说辞连绵不绝,让酒量甚好的姜绍也有些抵挡不住,不得不小心提防、提前佯醉,准备起身更衣,避一避风头。

    但罗尚一直在暗中观察着姜绍,察觉他有离席的迹象,连忙和罗袭几人又一同走近前来,借着讨教兵法的名头,拖住姜绍。

    交谈间感觉姜绍思路逐渐不清晰,口齿也有些迟缓,估摸着时机已到,罗尚使了眼色,就有人率先开口说道:

    “我国与东吴交兵不久,姜侯本就是带兵打仗的骁将,此番赴吴出使,使团带的士卒也忒少了,若要扬我国威、不辱使命,不可不多带些兵马以壮声势!”

    “正是,我等在永安与边境吴兵打过多次交道,深知这吴兵最是轻剽野蛮,素来就轻视我汉家吏士。之前那个赶到永安请求弭兵的使臣就是因为出使声势不够,让那东吴兵卒小觑侮慢了,才导致出使功败垂成,还稀里糊涂就被抓上船当了俘虏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如趁此机会,请求都督多调遣兵马,护送姜侯出境,也为我汉家使团壮壮声势,防止被那些粗鄙吴兵无礼冒犯?”
    第(2/3)页